【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三周年。《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中明确提出要把供销社发展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要求“加强专业合作服务,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利用供销合作社人才、网络、设施等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服务,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开辟合作社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
近年来,我市供销社在在推动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于打造精品合作社、示范合作社,涌现出“东坑为民阴菜专业合作社”、“莞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优秀的专业合作社。其中,东坑为民阴菜专业合作社的“东坑模式”值得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东坑阴菜的“华丽转身”
一、“九艺节”上一鸣惊人
东莞市东坑镇有“三宝”:卖身节、木鱼歌、阴菜。东坑阴菜是东坑镇享誉中外的特产,是由东坑镇红泥沙地种植的耙齿菜经晾晒、阴干等阴阳结合之法制成的,其形如松根,色泽赤黄,有去肝火、益肺养颜的功效,当地人还常用来医治“小儿百日咳”,素有“东坑人参”之美誉。在今年5月举办的中国第九届艺术节上,东坑的传统曲艺节目《三个萝卜一个坑》这首新编木鱼歌登上了九艺节的舞台,参加“群星奖”曲艺决赛。在12分钟的演出中,东坑阴菜和卖身节、木鱼歌一起,以艺术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东坑独一无二的特色传统文化,东坑阴菜从一个普通朴实的农产品走上了“大雅之堂”。
二、农民们的“阴菜合作社”
东坑镇种植的耙齿菜已有数百年历史,蔬菜种植一直是东坑镇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前,东坑镇内的阴菜都是由分散的农户自留阴菜种子种植,加工成成品后留作自用或拿到集市上零售。由于种植阴菜的农户分布分散,加上农民制作阴干的技术参差不齐,市场上流通的阴菜往往供不应求,而且产品质量堪忧,2006年,东坑镇总产量只有2000斤左右。为将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户连结起来,提高阴菜的种植数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06年末,东坑供销社率先领办了我市首家阴菜专业合作社—东坑为民阴菜专业合作社。在东坑供销社的耐心解释和宣传发动下,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当地菜农的信任,在成立后第一年就吸引了当地50多家阴菜种植户加入了合作社,占当地阴菜种植户的四成以上。
东坑供销社致力于将专业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一方面,阴菜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便民、利民、惠民”的办社宗旨,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式的全方位服务。一是通过可靠渠道,为社员们提供品质优良的阴菜种子,保障阴菜种植的成活率;二是对阴菜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掌握核心种植技术,推动科学种植,提高阴菜的产量,在沿用传统“阴干”工艺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制作工艺;三是积极联系买家,拓宽经营渠道,集中收购社员的阴菜,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东坑阴菜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东坑镇阴菜的总产量达到10000多斤,是2006年产量的5倍,到2008年已增至14000斤左右。2009年,东坑为民阴菜专业合作社东坑阴菜的种植面积达150亩,销售量达2万斤,销售额达70万元,社员户平均收入达到0.4万元。2008年,东坑供销社为民阴菜专业合作社荣获“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被东莞市农业局评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品牌化发展之路
为让东坑阴菜更好地发展,东坑供销社决定从品牌化经营入手,为“东坑阴菜”注入品牌元素,打造成核心竞争力。一是抢注商标。2009年,东坑供销社在中华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东坑阴菜”商标,为“东坑阴菜”品牌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二是开发新产品。东坑供销社加大了对阴菜及相关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相继开发了萝卜片、白菜干等延伸产品,组成产品组合。三是整合品牌资源。东坑供销社积极响应市供销社提出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整合资源,打造东莞特色土特产品牌”的工作思路,抓住了市供销社打造“莞香情” 土特产品牌的机遇,及时推出了“莞香情”品牌的阴菜产品,并借助全市供销社系统的销售网络,在全市各商业网点全面铺开销售。四是深化品牌内涵。挖掘阴菜在传统美食和药效功能,深化品牌内涵,加强与常平供销社德惠茶艺美食馆等知名食肆、酒楼的联系和沟通,打造“阴菜牛展汤”等知名美食,打造饮食文化。
四、走进现代农业产业园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东坑阴菜95%以上都是由东坑为民专业合作社经销的。由于打响了产品品牌,东坑阴菜名声在外,市场需求量激增,销售旺季曾一度脱销,供不应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耕作用地较少,本地种植的阴菜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增长市场的需求,东坑阴菜的种植出现了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发展难题,东坑供销社实施“两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走出去发展。东坑供销社在吸纳本土社员的同时,还吸纳外地社员,积极鼓励社员走出去,一方面到适合种植阴菜的市内寮步、横沥等镇区开发新的阴菜种植基地,另一方面到惠州博罗等地区开辟新的阴菜种植基地。2009年,东坑供销社在东坑镇外新开辟了200多亩种植基地,有力保障了阴菜的市场供应。第二步是走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东坑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东坑镇东北部,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3000多亩,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园,发展花卉、苗木、养殖等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农业产业。市、镇两级政府着力将该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现代的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生态环境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园。2009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东坑现代农业产业园划出700亩土地,允许东坑供销社组织为民阴菜专业合作社实施种植耙齿菜、白菜、冬瓜、大萝卜、豆类等特色农产品。
东坑阴菜走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但可以解决阴菜生产规模小、分布分散等问题,还可以依托现代农业的技术优势,实行集约发展、品牌发展。一是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优势,按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对“东坑阴菜”生产、加工、储藏、包装、QS认证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完善,进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二是加大对种植阴菜的科技投入,不断开拓推广以阴菜为首的新产品、新技术。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和技术,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三是推进发展模式创新。进入园区后,推行“园区+企业+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实行“园区+专业合作社”的优化组合,带动农民就业,培育种植大户,现专业合作社农民社员已经增至100户。
五、华侨的“阴菜情结”
小小阴菜,华丽转身。如今,阴菜已经成为东坑的城市名片。东坑镇是东莞市的重点侨乡之一。全镇旅居国外华侨就有2000多人,旅居港、澳、台的同胞有5000多人,旅居海外的乡亲、眷属人数占全镇常住人口的一半。当年外出谋生的东坑人,离乡别井之际总会带上一把阴菜,以解乡愁。如今,旅居海外的东坑人,每每回到家乡,都会怀念起曾伴随他们成长的“阴菜”,返程时忘不了到供销社大包小包地买上几袋,作为送礼手信。东坑阴菜,随华侨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编辑:市场信息科)
东莞市供销社合作联社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粤ICP备0510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