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简介
作为全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系统最完整的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社积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一大步、五年新跨越”的工作目标,致力于打造新型城市供销合作社,确立了“整合资源、联合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破、旧、立、新”四字方针,主动作为,求新谋变,成功摆脱了发展困境,打开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闯出了一条有别于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新型城市供销合作社发展之路。
2012年,全系统销售总额45亿元,同比增长10.3%;位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供销合作社第一名;利润总额4484万元,同比增长12.6%,位居全省各地级以上供销合作社第三名,成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除“旧”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减轻旧包袱轻装上阵。2001年以来,市社采取债务打包、变更还款方式、集体统筹协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共清还、处置历史债务11.12亿元,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历史债务压力得到了大大缓解。 二是盘活旧物业蓄势待发。几年来共改造建设了长安供销合作社钻石广场、虎门供销合作社粤华童装城等一大批“亮点”工程,变简单的物业租赁为物业经营,大幅提升物业的效益和价值,大大增强了全系统的实力。三是巩固旧业务稳步前进。为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竞争需要和东莞市城乡一体化趋势,市社紧紧抓住日用消费品这一传统业务,及时转变经营策略,服务对象从面向农村农民转向城市居民,经营范围从食盐、烟花炮竹、农资扩张至家电、百货、粮油、洋酒代理等新产品,经营模式从单打独斗的分散经营整合为现代业态的连锁经营,旧经营业务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下一轮的改革大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创“新”探索发展路径
首先,开拓新业务,实施多元发展。巩固提升农资、烟花炮竹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在再生资源、食品加工和东莞土特产等新业务领域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以再生资源、日用消费品零售、物业资产经营、食品加工四大产业板块为主体,典当拍卖、餐饮旅业、经销代理、专业市场等多元化发展的经营格局。积极拓展“城市矿产”开发、深加工、绿色循环等再生资源业务,致力于将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打造成为供销系统的“城市矿产”支柱产业。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南城、沙田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2个,已建成常平等再生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10个,石碣等6个镇街的基层社正在规划、筹建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其次,组建新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明确“整合资源、联合发展”的发展思路,2009年以来通过市社联合基层社或省市社合作等方式,先后新组建了东供实业投资公司、东供再生资源公司、莞香情土特产商贸公司、新供销愉康商贸连锁公司和新供销天润农副产品公司,组成拉动全系统业务发展的“五驾马车”,以项目兴社为引擎,提质增效,打造社有企业“联合舰队”。以东供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由18个基层社联合注资成立,通过集中资源投资优质项目,克服单一基层社资金不足问题,实现基层社联合发展,现已彰显出“系统内融资服务平台、系统内物业升级改造、系统外市场投资”等三大功能。
再次,转变新方式,实施特色突围。近年来,市社着力实施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三大战略,以“CO-OP供销联社”统一品牌为依托,打造了东供、莞香情、新供销等一批企业品牌。莞香情公司从东莞的城市元素出发,切入土特产行业深耕细作,为“莞货”的名优土特产张目,倾力开发“莞香情”品牌的土特产品达60多个,成为东莞对外交流的一张新名片。同时,着力把原有的站点改造发展为现代经营网络,并不断扩展延伸到社区、工业区。目前,全系统共有各类经营网点1000多个,总营业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
“破”除改革发展障碍
一方面,探索产权改革,突破旧体制。在坚持母体的集体性质不变,保持对社有企业控制力、社有资产增值的前提下,探索推行新项目与股份制挂钩的模式,实行经理人持股,吸纳民间资本,与系统外企业、村集体乃至地方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项目合作,为基层社的改革注入活力,促进社有企业向现代企业(集团)的方向发展和转变。 另一方面,健全激励机制,打破大饭碗。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着力建立健全业绩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确立与经营业绩相挂钩,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薪酬分配制度,把经营者的权、责、利结合起来,有效打破了过去大饭碗和平均主义,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树“立”改革发展新风
一是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民增收“保障网”。以自办、领办、联办等多种形式,先后创办了沙田盈港水产品、东坑民阴菜等6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新模式,实行和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捆绑机制,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对接市场,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价贱问题,为农民增收创收提供了新渠道。二是立足食品安全,打造市民“放心菜篮子”。推进粮油连锁超市进村入社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办粮油连锁店31家,粮油专营区46个,切实为市民提供放心粮油。直属企业果菜公司在谢岗镇建造700亩无公害蔬果基地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为全市配送卫生、安全、新鲜的农产品,蔬果供应珠三角各地。同时,以樟木头和大岭山为试点,开办两个放心食品(豆、米制品)加工基地,引导豆、米制品个体户进场集中生产、统一管理,有效打击了地下“黑作坊”、违法加工等不良社会现象,有力保障了“菜篮子”的品质。三是建设产销对接连锁终端,担当物价“稳定阀”。以省市镇共建“新网工程”为契机,建成了茶山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等5个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依托供销合作社覆盖城乡、经营网点多的优势,覆盖全市各镇街建成产销对接连锁终端总数达97家,打通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建成并经市物价局认定了71家平价商店,优惠幅度在3%-6%之间,最高达到12%,使平价超商店既服务城乡,又真正发挥稳价惠民的作用。四是助力应急管理,当好政府“应急仓”。在“非典”期间,保证物资供应、春运期间解决滞留旅客保暖防饥、抗涝救灾当中为抢险队伍送餐以及今年初抢盐事件中稳价平慌等方面都有效发挥了后勤保障作用,被誉为政府的“应急仓”。五是服务城乡一体化,当好农村社会化“服务员”。加强与卫生、民政等部门联系,通过建设社区综合服务社、慈善超市、消费者维权站、食品安全示范店等,不断增强供销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目前全系统在全市共建成并经民政部门认定了23家慈善超市。
上一篇: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社发展的探索
下一篇:对我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思考
东莞市供销社合作联社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粤ICP备05107497